部门动态

锦带系别少年事 战鼓催征壮士行
发布时间:2025/6/4

学校2025届学生毕业离校记

   晨光穿透窗棂,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6月4日的清晨,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情愫与决战的豪情。当高三学子们踏入熟悉的教室,便知晓这一天将镌刻进青春的纪念册。

   班主任站在讲台上,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,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,召开了高三最后一节主题班会。没有枯燥的知识点,没有沉重的考试分析,有的只是对过往时光的温情回顾——运动会上呐喊的方阵、自习课上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、课间操时不经意的对视微笑,那些被时光打磨的片段,此刻都化作了眼底的星光。班主任叮嘱大家:“毕业不是终点,而是带着勇气奔赴下一场山海的起点,无论未来在哪里,都要记得做个温暖而有力量的人。”

随后,教室的多媒体屏幕亮起,一段承载着老师们深沉爱意的祝福视频缓缓播放。语文老师用诗意的语言祝愿大家“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”,数学老师用函数图像比喻人生轨迹“虽有起伏,终向高峰”,英语老师则用流利的口语说着“May your dreams come true”。平日里严肃的理化生老师,此刻也露出了温柔的笑容,叮嘱大家考试细心;文综组的老师们则用历史的厚重、地理的广袤、政治的思辨,为大家送上跨学科的祝福。视频里的每一句话,都像一颗种子,播撒在同学们的心田,待他日开花结果。

在温馨的氛围中,特别的仪式悄然展开。班主任和班干部们捧着精心准备的盒子,为每一位同学发放丝带和手环。丝带是象征希望的金色,轻轻系在手腕上,仿佛将整个高中的记忆都系在了身旁;手环则热烈的红色,刻着“高考必胜”的字样,冰凉的触感传递着坚定的力量。同学们互相为对方佩戴,眼神交汇时,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坚定的点头,一句“加油”。

上午时分,2022级部在六楼报告厅召开了高考壮行大会。报告厅里座无虚席。教学主任李坤城针对考前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叮嘱:“准考证要妥善保管,就像保护自己的铠甲;考试用品要提前备齐,铅笔、橡皮、尺子都要检查;作息要规律,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……”他的话语条理清晰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考试的顺利进行,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细致关怀。

张宪祥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为同学们送上祝福,他回顾了三年来学生们晨读的琅琅书声、错题本上的反复勾勒,鼓励学生以“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”面对高考,用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的自信书写答卷,字里行间满是对学子的殷切期盼与温情祝福。

纪校长激情洋溢地作壮行词。他站在台上,目光如炬,声音铿锵有力:“同学们,十二年寒窗苦读,此刻已到亮剑之时!高考是人生的重要战场,但绝不是唯一的战场。你们早已在无数次模拟考中打磨了锋芒,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铸就了坚韧。明天,带上你们的智慧和勇气,走进考场,就像平常的每一次考试一样,沉着应答。记住,你们的身后有老师的期盼、家长的叮咛、同学的鼓励,更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前方等待!”他的话语如战鼓,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房,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呐喊声。

壮行大会结束后,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——教师列队欢送学生。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,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,手中挥舞着加油牌。当同学们走出报告厅,不少人红了眼眶。他们排着队,依次走过老师的队列,老师们纷纷伸出手,与同学们击掌、拥抱。“加油,你最棒!”“别紧张,正常发挥就好!”“等你们的好消息!” 一句句鼓励的话语,像暖流涌遍全身。有的同学忍不住停下脚步,给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,泪水夺眶而出,千言万语都在这拥抱中。

欢送仪式结束后,同学们回到教室,开始清空整理。曾经堆满试卷和书本的课桌,此刻变得空荡荡的。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桌椅归位,擦拭着黑板,仿佛要把这三年的痕迹都小心收藏。教室在大家的努力下,恢复了最初的整洁模样,只是空气中多了几分留恋。

宿舍里,同学们仔细打扫着每一个角落,整理着自己的行李。曾经一起熬夜刷题的夜晚、分享零食的欢乐、卧谈会的窃窃私语,都仿佛还在昨日。收拾好最后一件物品,大家互相道别,再看一眼熟悉的床铺,再摸一下宿舍的门,然后轻轻关上,将这段难忘的集体生活封存。

当最后一批同学走出校园,回头望去,教学楼在阳光下静静矗立,仿佛在默默注视着他们的背影。6月4日的毕业离校,不是结束,而是一场盛大的出征。带着老师的祝福、同学的情谊、学校的期盼,高三学子们将奔赴高考的战场,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
愿此去前程似锦,再相逢依旧如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