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快讯
学校召开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工作推进暨表彰会
为深入贯彻落实泰安市教育局关于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的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,5月22日,泰山外国语学校隆重召开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工作推进暨表彰会。会议旨在总结阶段性成果、表彰先进典型、凝聚奋进共识,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学校副校长、教务处主任高秀泉,校长助理、2022级部主任纪维镇,2023级部主任梁军,2024级部主任刘阳,教务处副主任、2024级部教学主任范维明,以及全体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。
会议由纪主任主持。
高位推动,系统谋划,彰显思政教育担当
自2024年4月以来,泰山外国语学校积极响应泰安市教育局号召,以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为抓手,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泰安市首课思政精品课例评选、校级首课思政教学名师培养、优秀校本课程评选等系列活动。学校通过印发《关于遴选校级首课思政负责制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的通知》《第一批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,系统构建“顶层设计+全员参与+典型示范”的思政教育体系,确保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、覆盖各学科。
学校领导班子多次专题研究思政教育工作,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,通过专项督导、教学研讨、资源支持等措施,为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周军同志曾在讲话中强调:“首课思政是使命,更是担当。全体教师要牢记‘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’的初心,让思政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‘第一缕阳光’。”
成果丰硕,榜样引领,激发全员创新活力
表彰会上,纪主任宣读了《关于公布第二届首课思政负责制精品课例评选结果的通知》、及《关于表彰市级首课获奖教师的决定》。此次评选共产生市级教学名师1人、市级优秀课例一等奖1人、二等奖9人,校级特等奖10人、一等奖12人、二等奖14人。获奖教师以学科特色为依托,创新思政教育形式,涌现出一批精品课。这些课例充分证明,思政教育并非生硬灌输,而是如盐入水般自然浸润。获奖教师的创新实践,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标杆,也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深化融合,协同共进,擘画未来发展蓝图
在经验分享环节,教务处范主任结合市教育局和教科院要求,对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进行了深度解读。他指出,思政教育需立足学科特点,找准融合切入点:历史课可结合工业革命讲“创新驱动发展”,地理课可围绕耕地保护谈“粮食安全战略”,真正做到“思政元素无痕渗透、育人目标有机达成”。
高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:深化认识,做思政育人的“播种者”。要求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导入、讲解、互动各环节,让首课成为学生“拔节孕穗”的关键养分;提升能力,做学科融合的“深耕者”。鼓励教师通过教研交流、课例打磨,探索思政与学科融合的“巧劲”,打造更多“金课”;示范引领,做团队共进的“带动者”。号召获奖教师通过教研组分享、课例展播等形式,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,形成“一人获奖、全体提升”的良性循环。
凝心聚力,砥砺前行,共筑铸魂育人高地
思政教育是“慢功夫”,更是“硬任务”。此次表彰会既是阶段性成果的展示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未来,泰山外国语学校将继续以泰安市“首课思政负责制”为引领,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、搭建交流平台、优化课程资源,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。
全体教师将以获奖者为榜样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信念,深耕课堂、铸魂育人,努力培养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时代新人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为泰安市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贡献“泰山经验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