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工作
2023级部学生酵母菌纯培养全记录
实验缘起:揭开微生物的面纱
微生物的世界奇妙而微小,酵母菌作为其中的一员,不仅在食品发酵、酿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更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模式生物。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,2023级部生物组精心设计了一堂酵母菌纯培养实验课。通过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,同学们亲手操作,体验了科学实验的严谨与乐趣。
酵母菌探秘:小细胞,大作用
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,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。它们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,是面包、啤酒等食品生产的关键微生物。在实验室中,酵母菌因其培养简单、生长迅速,常被用于微生物学基础研究。本次实验选用酿酒酵母(Saccharomyces Cerevisiae)作为实验材料,让同学们观察其菌落形态,并学习如何分离纯化微生物。
幕后筹备:严谨是科学的底色
实验的成功离不开生物组老师们的周密筹备。陈敏老师提前一周就准备好了培养基、无菌培养皿和酵母菌种,确保实验材料的无菌状态。谭启航老师则反复调试实验流程,优化操作细节,并在课前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。
“微生物实验对环境要求很高,稍有污染就会影响结果。”陈敏老师强调,“所以每一步操作都要严格无菌。”两位老师的严谨态度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实验现场:指尖上的微生物艺术:
实验当天,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走进实验室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大家分成小组,开始进行酵母菌的纯培养。
平板划线法
平板划线法是微生物分离的经典方法。同学们先用接种环蘸取少量酵母菌液,随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“之”字形划线。通过多次划线,菌液逐渐稀释,最终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。
稀释涂布平板法
另一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。同学们先将仪器消毒,再取少量稀释液涂布在平板上。这种方法能更均匀地分布菌落,适合计数和进一步研究。
“涂布时要快速且轻柔,确保菌液均匀分布。”谭启航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操作,生怕影响实验结果。
培养成果:48小时的微观盛宴:
经过48小时的恒温培养,同学们的实验成果终于揭晓!平板上长出了圆润光滑的乳白色酵母菌落,有的呈单个分布,有的则形成均匀的菌苔。
“原来微生物的世界这么神奇!”高一(1)班的魏传鑫同学兴奋地说。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培养效果,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不同纯培养技术的优缺点。
课堂尾声:从操作台到科学思维:
本次酵母菌纯培养实验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能,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严谨态度;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,更点燃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。未来,相信他们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