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工作
2024级部开展教师沙龙活动 探索活力课堂新路径
为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激发课堂教学活力,2月25日,2024级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新探索——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”的教师沙龙活动。活动特邀英语组教研组长蒋坦老师主讲,围绕“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机制”展开深入探讨,2024级部全体教师参与学习,现场气氛热烈,反响积极。
蒋坦老师以“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激活学生主体性”为核心,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,从学习小组的搭建机制、运行机制和课堂运用三大维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策略。
一、搭建机制:科学分组奠定基础
蒋老师强调,小组划分需遵循“均衡性、互补性、动态性”原则,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、能力、学科特长等因素,打破传统“一刀切”模式。例如,通过学生学习层次进行混合编组,既保障小组整体实力均衡,又能促进成员间的互助成长,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综合能力。
二、运行机制:制度保障激发活力
针对小组合作中的“搭便车”现象,蒋坦老师分享了“过程性评价+激励性反馈”的双重机制。他详细介绍了“积分制”管理模式:小组任务完成度、课堂参与度均转化为量化积分,定期公示并兑换奖励,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。同时,他提倡教师采用“倾听—引导—点评”的渐进式指导策略,避免过度干预,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课堂运用:多元场景赋能教学
在课堂实践环节,蒋坦老师结合英语学科特色,展示了小组合作在“文本探究”“辩论研讨”“项目式学习”中的创新应用。学生通过组内分工、观点碰撞,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,更深化了对跨文化主题的理解。他还强调“课堂留白”的重要性,鼓励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,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。
2024级部主任刘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“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,每个人的学习背景、知识背景、情感背景各不相同,所以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,节奏、方式、思维都存在区别。本次沙龙不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论,更引发了我们对‘以学生为中心’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思。期待老师们将所学融入实践,让小组合作真正成为撬动课堂活力的支点!”
此次沙龙活动为2024级部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,也为学校推进“高效课堂”改革注入了新动能。未来,2024级部将继续以教研促教学,探索更多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模式,助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成长。